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小百科,专家介绍,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又称为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主要发生在结肠粘膜层的炎症性肠病,以溃疡糜烂为主,主要累及直肠、乙状结肠粘膜,向上扩展可至左半、右半结肠,甚至全结肠和回肠末端。本病多见于青、中年,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血性粘液便、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本病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如何?
专家介绍,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多数起病缓慢,可为持续或呈活动期与缓解期交替的慢性过程,起病急骤者占5%左右,病情发展较快,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并发症多见,死亡率高。其余经治疗后缓解者进入慢性过程。慢性病例亦有病情突然加剧的可能。轻重悬殊是本病的重要特点。
主要症状是粪便内有脓、血或黏液。可表现腹泻与便秘交替,一般每天腹泻2~4次,为混有血和黏液的糊状软便,严重者每天腹泻10~30次,为血水样便。腹部可出现阵发性结肠痉挛性绞痛,多局限于左下腹或下腹部,疼痛后即有便意,排便后疼痛可暂时缓解。还可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胀和下背部疼痛。腹部除压痛外,还可伴有腹肌紧张,肠鸣音亢进,可触及硬管状的降结肠或乙状结肠。直肠指检常有触痛、肛门括约肌痉挛。
警惕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并发症!
1、大出血:指出血量大而需要输血治疗者,其发生率为1.1%~4.0%。除因溃疡累及血管发生出血外,低凝血酶原血症亦是重要原因。
2、息肉:发生率10%~80%,常称这些息肉为假性息肉。息肉好发生在直肠,也有人认为降结肠及乙状结肠最多,向上依次减少,其可随炎症的痊愈而消失,随溃疡形成而破坏,长期存留易癌变。
3、中毒性结肠扩张:在急性活动期发生,发生率约2%,多发生于乙状结肠或横结肠,诱因有低血钾、钡灌肠、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鸦片类药物等。临床表现为病情迅速恶化,中毒症状明显,伴腹胀、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白细胞数增多。X线腹平片可见肠腔加宽、结肠袋消失等。易并发肠穿孔。死亡率可达10%~50% 。
4、癌变:发生率5%,多见于病变累及全结肠,幼年起病和病史超过10年者。
5、其他并发症还有关节炎,发生率11.5%左右,皮肤粘膜病变、眼部病变等。
6、肠穿孔:发生率1.8%左右,多在中毒性结肠扩张基础上发生,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出现膈下游离气体。
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应该如何治疗?
在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上,部分医生偏好使用西药抗生素进行治疗,临床证实,这种治疗方案有两种弊端,第一,过度使用抗生素有副作用;第二,抗生素见效虽快,只能治标而不治本。因此,济南肛肠医院专家认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应当将西医见效快与中医药治本的两种优势结合起来,在快速治病的同时,消除肠炎复发的隐患。
在中西医结合思路的引导下,该院专家独创了“新中西医平衡疗法”,从调控肠道运动的自主神经系统入手,以内服外灌、心理治疗为原则,通过光导杀菌、中药灌肠、水疗、口服等整体联合治疗,调节人体肠神经免疫防御机制,标本兼治,攻克了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的难题。该疗法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而用药不同,辨证施治,个体化治疗,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治疗模式,具有起效快、安全 、快速全面、不受季节影响等特点,临床效果极佳。
温馨提示:在2012年济南肛肠医院爱心手术月期间,为减轻患者负担,使患者早日恢复,济南肛肠医院于2012年12月19日至2013年1月6日期间,推出肛肠疾病治疗手术费、治疗费、药物费8折的爱心援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