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病因 首先应寻找原因,如果是便秘、腹泻或百日咳所致,可采取通便或止咳等方法,以减轻腹压,消除引起脱肛的外力。其次,应改变患儿生活习惯,纠正营养不良。
改变大便体位 反复发作且大便后能自动回纳的脱肛患儿,治疗关键在于改变大便时的体位,即避免蹲式排便。小些的孩子的可由家长抱着排便,稍大的孩子可让其坐高脚痰盂排便,这样就不易发生脱肛,如此坚持1—2个月,大多能较好的恢复。
手法复位与迫疗法 排便后不能自行回纳的严重脱肛患儿,家长可用右手拇指轻轻地按压在脱肛处的表面、然后稍稍用力将其回纳,复位后用纱布叠成厚垫压住肛门,然后再用胶布在两侧臀。
直接引起脱肛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长时间腹泻。由于肠道炎症,小儿较长时间腹泻,造成肠粘膜松弛,使得直肠从肛门中脱出一段来。
2.便秘。孩子在排便时,由于大便干结,往往要费比较大的劲,而且由于幼儿坐在便盆上,肛门周围的肌肉相对放松,力量直接作用在肛门处,造成直肠容易从肛门中脱出。
临床上医生发现,大部分患脱肛的孩子都是由便秘引起的,而造成便秘的主要原因又是因为孩子的饮食过于精细和不科学的排便习惯。因此,不让宝宝患上脱肛的关键人物就是妈妈们,她们必须懂得科学安排孩子的饮食,还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排便习惯。
巧治脱肛有妙法?
孩子脱肛,家长不用太担心。脱肛较轻的,排便结束后直肠便会自动缩回;即使没有缩回,家长也可用手轻轻按揉肛门周围使之复位。如果孩子肛门周围有肿痛症状,可用热水坐浴疗法,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使肛门复原;再严重的,可以用手指将直肠顶回去。以上处置如果仍不见效,就要将孩子送到医院就诊了。
专家介绍几个治疗小儿脱肛的简便疗法:
1.对营养不良、身体虚弱引起的脱肛要及时补充足够的营养食物,以增强肛周肌肉的收缩力,使脱肛好转;
2.便秘的孩子妈妈要多让孩子吃粗纤维食物,如蔬菜和粗粮;
3.中药治疗。可用五倍子研成细末,铺在纸上卷成筒状,放在便盆内点燃,令小儿坐上去使药气熏入肛门,肛门便可自行缩回;也可用五倍子煎汤熏洗。最后,取白矾末搽在肛门处,可预防脱肛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