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又称肛管直肠脱垂,是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临床上比较常见。
脱肛可以分为三类,如脱出部分仅为直肠黏膜,称部分性脱垂或不完全脱垂;如为全层肠壁,则称完全性脱垂,挤出的直肠呈多个同心圆黏膜环,有不同长度,这与黏膜脱出有区别,呈放射型黏膜皱折,从肛门脱出一较短距离。除以上两种类型外,脱肛尚有内脱垂,即近端较活动的乙状结肠或直肠向远端较固定的直肠套叠,而未脱出于肛管外,亦称套叠性脱垂。
对于脱肛,目前临床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一、保守疗法
如果脱肛继发于便秘、腹泻等疾病,就要积极治疗这些原发病,原发病治好了,脱肛多能较好的恢复。治疗期间不能蹲位排便,要立位、侧卧位或仰卧位排便,小婴儿可直着腿把屎把尿,大孩子可坐高盆排便,就是把便盆放在高椅子上排便。如能坚持1~2个月,多数脱肛可以较好的恢复。如改变排便方法后脱肛未愈则可行手法复位,用纱布折成厚垫,压住肛门,用粘膏将两臀拉紧粘牢,令小儿卧床1 ~2周,坚持卧位排便,多可较好的恢复。
二、中医治疗
此病多为气虚下陷,长时间腹泻不愈、久病卧床伤气、大便干结,均可以出现脱肛。治以补益中气,升提下陷。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中药进行治疗。
三、手术疗法
除了保守疗法和中医疗法外,重度脱肛患者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1. 直肠粘膜分段结扎术。
在直肠粘膜右前、左后、右位无血管行走区,做纵形排列结扎粘膜,形成纵形的三个链条状粘膜瘢痕,利用瘢痕支持松弛的直肠粘膜。
2. 肛门环缩术。
麻醉下在肛门前后各切一小口,用血管钳在皮下绕肛门潜行分离,使二切口相通,置入金属线(或涤纶带)结成环状,使肛门容一指通过,以制止直肠脱垂。
3. 经腹手术。
重度的直肠完全性脱垂患者,可经腹实施直肠悬吊固定术、直肠骶前韧带固定术、直肠前壁折叠术、直肠前切除术、腹腔镜手术等等。经腹手术的共同缺点是创伤较大,可能产生的并发症较多,到时疗效较确实,远期复发率较低。
4. 经会阴手术。
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经会阴直肠粘膜剥除肌层折叠术。前者经会阴部一起切除脱垂冗长的肠管并吻合,可同时修补滑动性疝及肛提肌,不需要进腹。后者该手术创伤小,但是远期复发率较高,并常伴有排便困难。
技术推荐:安氏疗法
济南肛肠医院治疗脱肛除了以上传统方法外,还有国家重点推荐的安氏疗法,治疗脱肛效果显著。
安氏疗法治疗脱肛仅需一针,无需开刀手术,采用复方纯中药配伍和独特的制备工艺,该药皮下注射后不仅可有效的促止血和凝血作用,还对手术后创面渗血亦有辅助治疗作用,其抗炎作用可消除充血水肿反应和反复发作时的慢性增生性病变。具有极强的萎缩和固涩作用,同时局部不形成硬结不坏死,3到5分钟痔核迅速萎缩,,愈后安全有效 ,无后遗症。患者可,不耽误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