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直肠脱垂的原因,直肠脱垂是一种不常见的临床征象,但早在古代就被人们所认识,公元前1500年的Ebers莎草纸文献中就有所描述。
专家介绍:直肠脱垂的原因
直肠脱垂的确切病因并不完全明了,一些因素显示它与人体发育、不良习惯等有关。
⑴引起直肠脱垂因素有:
①解剖因素:小儿骶骨弯曲度较正常浅,直肠呈垂直状,当腹内压增高时直肠失去骶骨的支持,易于脱垂。
②盆底组织软弱:老年人肌肉松弛,女性生育过多和分娩时会阴撕裂,幼儿发育不全均致肛提肌及盆底筋膜发育不全、萎缩,不能支持直肠于正常位置。
③长期腹内压增加:如长期便秘、慢性腹泻、慢性咳嗽等因素,均可致直肠脱垂。
⑵发病学说:目前认为直肠脱垂的发生有两种学说:
①滑动性疝学说:认为直肠脱垂是直肠盆腔陷凹腹膜的滑动性疝,在腹腔内脏的压迫下,盆腔陷凹的腹膜皱襞逐渐下垂,将覆盖于腹膜部分的直肠前壁压于直肠壶腹内,最后经肛门脱出;
②肠套叠学说:正常时直肠上端固定于骶骨岬附近,由于慢性咳嗽、便秘等引起腹内压增加,使此固定点受伤,故易在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发生肠套叠。也有人认为以上两种学说是一回事,只不过是程度的不同,滑动性疝也是一种肠套叠,只是没有影响到整圈肠壁。而后者是全层环形套叠。
检查先行:韩国肛门镜运用三维立体视频成像手段,可深入肛管、直肠和乙状结肠,对微小病变均可有效锁定、收录并打印成像,确诊率达99%以上,三五分钟即可对脱肛做出精确诊断。
治疗紧接:确诊后,济南肛肠医院采用安氏疗法,无需开刀,将安氏纯中药剂直接注入直肠粘膜,使之与直肠肌层牢固粘连,在直肠腔内形成一个较强的内张力,随后在脱垂直肠的顶端行“8”字结扎3处,可对肠粘膜起到牵拉固定作用。采用脱出后注射,较肛门镜下注射视野更开阔、部位合理、范围更全面,能够有效防止脱肛。整个过程苦,术后无并发症。在临床上三万余人因此而恢复。